付贵军的家位于明星村中心,100平方米的红砖瓦房修葺一新,显得格外亮堂。红彤彤的屋顶上面,满登登地铺装着太阳能集热系统,这些集热系统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之为“寒冬里的太阳花儿”。
付贵军介绍,这些太阳能集热系统,是经过反复改进的专利产品,单管耐热度由原先的280℃增加到520℃,专门适用于东北、华北、西北特别是黑龙江北部的高纬度极寒地区。看到我们流露出质疑的神色,他拿起旁边一个总温500℃的工业用温度计,往太阳能集热管边上一贴,温度计的水银柱瞬间增长至爆满。在人们的唏嘘声中,他把温度计放在一边。
“这个温度岂不是太热了?”
面对大家的疑问,付贵军气定神闲:“520℃是集热管的耐受极限温度,在实际运行中,热量产生和收集,与阳光的强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集热管中的热量被风机吹出,通过长约30米的热气管道输送至室内,温度难免流失,会降到100℃以内,然后再通过分布在各个房间的散流窗,以对流方式将热气流通到室内。”这种针对高寒地区技术改进后的集热系统,集热量大、转化率高、存储时间长,再通过冷直接供暖的方式,将太阳能(光能)转化直接为热能,避免了传统太阳能供暖设备将太阳能(光能)转化成电能,再利用电能推动暖气片(管)中的水逐渐升温,达到供暖目的的方式。二次转化升级为一次性转化,热能转化率由33.6%提升至97.8%,不但国际国内领先,而且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空白,是一项名副其实的“黑科技”。
那阴天或者夜晚急速降温,依靠什么保持室内的温度呢?随行的同事追问。
“嘿,还真让你问着了,这正是太阳能远程清洁供暖系统的高明之处。”付贵军一拍大腿。
原来,与屋顶集热系统相匹配的,是石墨烯膜导电系统,专门用于应对阴天太阳能供暖不足和夜晚降温。为了防止热量流失,还专门做了四面墙壁以及屋顶天花板的保温,整个房屋如同一个密闭的“保温箱”,具有降温慢、升温快、持温久等特点。
“我家的这设备是典型的五省设备--省钱、省力、省心、省时,还省能源。”付贵军一本正经的掰着手指头,数说着太阳能光暖设备的种种好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前几天,我们村接连下了两场大暴雪,每场都得一尺多厚,特别是第一场雪,把整个屋顶的光暖设备都埋起来了,街坊邻居说啥的都有,我也以为彻底凉凉了。哪成想,把雪清除之后,太阳一出来,照样正常工作,大伙儿都服气了。”
两场“史诗级的”大雪之后,是连续两次“断崖式”降温,每次都直降10℃以上,目前,付贵军所在的逊克县干岔子乡明星村,最低温度已经达到-38℃以下,是典型的极寒天气。原本就寒冷的“极寒之地”,又遇上百年一遇的“双拉尼娜现象”,这个冷冬“挺过去”,寒地太阳能远程清洁取暖样板,可谓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现在街坊邻居们都特别羡慕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村老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么好的高科技产品。假如有一天,千家万户的屋顶开满数不清的太阳花儿,那是多美的一幅画面啊。”付贵军一边送我们出门,一边满怀期待地絮叨着。
这是付贵军的心声,也许更是千千万万高纬度极寒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谭烨 于淑红 王静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