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投稿

互联网法院已收3700余件立案申请

2018-10-22 16:11:22 来源:

互联网法院,在我国司法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市互联网法院成立一个月有余,已收到立案申请3700余件,并全流程线上审理,成功调解了一起著作权纠纷案。24小时“不打烊”、专人在线指导打官司、个案判决带有风向标性质……“磨合”了一个多月的法官,道出互联网审判的亮点、难点。

互联网十强企业

已均有涉诉

互联网法院的立案大厅线上电子诉讼平台异常繁忙,前期受过培训的立案法官们,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键盘上打字声“哒哒”不绝——眼中看着不断上传的立案材料,手下回复着当事人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天会收到百件左右的立案申请。”法官边回复当事人问题边介绍立案情况。据统计,互联网法院自9月9日挂牌成立至10月17日上午,当事人在电子诉讼平台上提交的立案申请达3700余件。法官介绍,短短一个月有余,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新浪、搜狐、美团、360、小米集团2018年中国互联网十强企业旗下的品牌或服务已经均有涉诉。此外,还有今日头条、暴风、乐视、马蜂窝、当当网等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涉诉。

热线“不打烊”

教当事人立案

在3700余件当事人提交立案申请的案件中,当事人自行撤回的案件高达550多件。法院分析,当事人撤回申请主要有三种原因:失误操作,如当事人重复提交后撤回;出于好奇,有些当事人对电子诉讼平台存在好奇心理,试探提交后又撤回;还有就是案件本身经审查不属于本市互联网法院立案范围。

法官介绍,法院听取群众意见,2条技术服务热线和立案平台一样,“24小时不打烊”,至今,主要解答了当事人关于浏览器版本、上传证据格式、手机入口、批量立案、批量上传、网上缴费等操作流程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从咨询时段看,当事人在非工作时段的咨询比例为21.88%。可见,全流程网上操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当事人即使不到法院、在非工作时段,也可以通过线上操作参与诉讼,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

个案判决要起到

风向标作用

卢正新是互联网法院发出首份生效电子文书案件的主审法官。“当法庭上的所有人面对面,变成了法官面对两块‘屏幕’,一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

卢正新表示:“网上案件网上审理”,不仅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了便利,也能让法官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出来。但是,新模式庭审带来更多的是挑战,例如电子证据的认定、法官亲历性和在线“隔膜”的矛盾以及各种新案件、新技术的出现——这就需要法官和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拓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熟悉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力争“吃透”每一起案件,让个案判决对类案产生风向标的作用,对于新案件写出“新判决”,使审判与技术达到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案件审理方式的创新突破。

让百姓感受到

网上审案的便利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首任院长张雯认为,互联网法院应该凸显两方面的特点。从审判方式上说,突破传统审理方式,以“网上案件网上审理”为原则,实现全部或部分诉讼环节网上办理,让老百姓“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凸显服务便民的理念;法官则通过类案推送、批量案件的批处理、文书自动生成等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式实现简案快审、同案同判,全面提高审判质效。

另外,从审判格局上说,应立足“四个中心”的首都特色,加强网络司法保护的水平和力度,维护政治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支持“网络强国”国家战略。

对于互联网法院的今后发展,张雯说道:本市互联网法院建设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按照“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基本思路,全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平台中立、数据共享、创新升级、安全可控”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在技术和司法的双轮驱动下,加快建成“四个中心、两个园地”,即互联网司法技术应用中心、互联网司法国际交流中心、互联网法律学术研究中心、互联网党建创新示范中心、审判人才培养园地、法律人才实践园地。同时,互联网法院一定要在推动完善综合治网格局,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乌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乌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550-82200000   服务QQ:5997 34971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国乌海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