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玩手游,偷偷挪用爷爷的看病钱,充值2万多”,接到线索时,我以为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无心学习、沉迷游戏的顽皮小子。可当我来到了当事人家中时,坐在我对面的却是一个文静腼腆、面对陌生人甚至会紧张的11岁女孩。“每次考试她都是班里前几名,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她妈妈说。
其实,类似新闻被报道的频率并不低,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孤例。更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孩子不求上进、无心学业、自制力差……等等等等。然而面对一个“好学生”的“沉沦”,也许我们该更全面地去探究造成孩子们深陷手游不能自拔的深层次原因——
学校里,孩子身边的同学互相攀比,打个游戏通关慢了还会被嘲笑;家庭中,孩子和高龄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在她犯错时没有人及时制止和引导,暴露了家长监管的缺位;游戏公司打着“单机游戏”的旗号,却能网络交友、充值,而且还不对用户身份进行审查,让一群还在上小学的孩子都可以随便注册账号、现金充值,更无从谈起长时间在线被强制下线。
谈到教育,我们常常说“家校共育”,而面对让孩子们无力招架的网游,还需强调游戏公司的“自律”。“好学生”的沉迷,已然向我们发出警告,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保护,才能帮孩子们“管”住网游。 (相关报道见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