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 >  图片 > 正文
投稿

美欲退出《中导条约》危害几何

2018-10-22 16:57:00 来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指责俄罗斯长期违反《中导条约》,称美国将退出该条约。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意味着其在发展核武力量上少了一道“紧箍咒”。长期来看,此举将加剧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风险。

指责“违约”

特朗普20日在内华达州参加集会活动后对记者表示,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他指责俄罗斯“多年来一直违反条约”,称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美国没理由一直遵守条约,美国未来会发展那些条约中禁止的武器。

《中导条约》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由美苏于1987年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20日启程访问俄罗斯等国。美媒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官员的话报道称,博尔顿此行的一大“任务”就是告知俄方美国打算退出《中导条约》。

美国此前曾不止一次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今年3月俄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后,美国政府就曾针对咨文中关于发展导弹力量的内容指责俄罗斯“违约”。

俄方则坚称美方指责没有证据,还反指美方违约。俄国防部官员5月曾表示,美国为发展自己的反导体系生产了一系列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作为靶弹使用,这些导弹就飞行距离等战术性能指标来看属于《中导条约》禁止的范围。

此次特朗普宣布“退约”后,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防和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克林采维奇表示,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对俄来说不是意外。俄外交部网站则刊登评论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和其他国际条约都有同样的出发点,即这些国际条约没有给予美国特权地位。

另有图谋

美国的类似“退约”行为已非首次。此前,美国于2002年单方面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反导条约》的失效解除了对美国的约束,为其大张旗鼓地研制、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彻底扫除了障碍。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此次执意退出《中导条约》,除了特朗普给出的不满俄罗斯违反条约的“官方理由”外,更重要的是想借机替自身“松绑”,为未来继续强化核武力量扫除障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梁亚滨认为,美国决定退出《中导条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该条约只限制美俄,其他大国没有加入;二是美国政府认为现在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时代,而中程导弹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武器。他说,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有意将战略核武器向战术核武器转变,将核武器小型化、智能化,退出《中导条约》便是核武器战术化的具体表现。

特朗普政府谋求提升核武能力的意图在今年年初已见端倪。美国防部在2月发布的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中称,美国应研发更多种类的核武器,丰富核打击手段,提升核威慑,确保核能力“无可匹敌”。报告一出即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忧虑。

美媒评论说,美国此前一直没有退出《中导条约》,除因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盟国反对外,更在于此前的美国政府担心,一旦退出条约,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危害巨大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通俄门”调查、美对俄多轮制裁以及多次外交争端等令美俄关系始终在冰点徘徊。分析人士指出,《中导条约》是美苏之间为实现战略平衡而形成的,如今美方欲单方面退出条约,无疑将进一步加深美俄对立。

此外,许多专家认为,美国“退约”还将极大破坏国际核裁军事业,引发核军备竞赛,危害世界各国安全。

美国核武器专家乔恩·沃尔夫斯塔尔指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将打乱长期以来得到保持的核稳定局面,令今后美俄再次签署军控协议难上加难。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研究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说,《中导条约》若成废纸一张,欧洲等地区可能出现新一轮导弹研发热潮,届时各国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导弹和反导系统。

梁亚滨认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很可能会将中程导弹部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美国的前沿部署能力将得到大大增强。这意味着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博弈都会加剧,全球安全结构的稳定也会遭到破坏。同时,未来部署中程导弹的美国盟友也将面临更大安全风险,因为他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波被打击的对象。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普什科夫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是继退出《反导条约》之后,全球战略稳定体系遭到的第二次严重打击,美国将世界重新带回冷战。

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核武分析师杰弗里·刘易斯认为,美国撕毁《中导条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美国从中“什么(好处)也不会得到”。(孙萍)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乌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乌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550-82200000   服务QQ:5997 34971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国乌海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