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微改造”,珍珠公园成为老社区内人来人往的休闲娱乐之处。何森垚 摄
升级改造后的油罗街老街。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秋日傍晚,走进梅江区西郊街道珍珠公园,只见道路干净清爽,居民三三两两结伴漫步于公园小道,笑声不断。夹杂在民居之间的三口十多亩的水塘,经历了近两年的“微改造”后成为美丽公园,四周的民居也统一穿上了“新衣”。
不同于新城的年轻活跃,老旧街区承载了城市的记忆。近年来,为了让日益衰败的老旧小区、街道重焕生机,并留住历史文脉,梅江区着手对江北历史街区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梅江区正循序渐进地对老城区进行修复、活化、培育,并明确不再对其大拆大建。如同“针灸”式的微改造,也让居民更快速地享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成果。“我们希望以江北老街区‘微改造’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建设精细化品质化,让老城老而不衰,魅力常在,留住更多人的乡愁。”梅江区相关负责人说。
重民意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70多岁的徐姨从小就生活在梅江区广梅路69号附近的黄泥墩社区。前两年,这里似乎被不断发展的城市“遗忘”了:房子破旧不堪,电线密密麻麻,垃圾乱丢乱放……
尤其是通往梅师附小、月影塘城西大道的一条1米多宽的乡间主干道路上,由于周围全部是菜地,杂草丛生,荒废的菜地旁堆放着生活垃圾和建筑淤泥。三口十多亩的水塘也无人打理。
在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后续建设工作重新启动,并对这里的基础设施、民居外立面及公共环境进行改造。从此,黄泥墩社区周围的环境,在徐姨眼里“发生了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变化”。
为了改善老社区的居住环境,西郊街道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出动整治人员5600多人次,累计清运建筑材料乱堆放952处406吨、清理杂草杂物、积存垃圾769处612.8吨,还将池塘的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等进行清除,拆除废弃危房、乱搭乱建建筑等。
经过升级改造后,原本居民远远绕道而走的垃圾堆放点摇身一变,成为风拂杨柳、小桥流水的公园。人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珍珠公园。
目前,珍珠公园已经完成了人工湖、广场、道路、廊架等设施的建设,当地还对公园周边的15栋房屋外立面、9栋琉璃瓦屋面进行改造以及100多平方米菜地篱笆建设和公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总计投入300多万元。
秋日的暖阳下,徐姨和她的邻居坐在院子里,笑着谈论黄泥墩社区的变化,“现在老社区的环境,和新建小区有得一比!”
提升居住品质,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幸福,是城市更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梅江区的微改造项目正在向纵深推进之中。
“接下来,我们还将对老梅城的华侨戏剧院、金山顶等5处旧建筑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做好汉帝宫庙附近小公园建设的相关工作。”梅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重传承
加强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保护
建筑外立面已破败不堪;管线裸露在建筑外侧,排布凌乱……几年前,说起老街的生活环境,在江北历史文化街区随便碰上一个人,都有聊不完的话。
江北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旧街区,有着不少中西合璧的骑楼文化代表。尤其是在中山路和凌风路等街区内,完好地保存了众多中西混合骑楼式客家民居,两边的商铺共有居民近千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渐渐老旧,外立面破损,设施老旧,不仅舒适度差,还潜藏着安全隐患。原来繁华的商业街渐渐消沉,失去生机。
如何才能盘活老街区,给居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这里重新热闹起来?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2017年8月,梅江区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针对江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围绕“一条路一种个性,一条街一个情怀”,开展微改造。以此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唤醒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为保障项目高质量顺利实施,梅江区先选择泰康路作为试点,随后推广至油罗街、中山路、仲元东西路等。除了对客家雕花门窗、滴水瓦面等元素对破损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加固建筑结构外,在微改造过程中,梅江区还对交通、建筑、广告店招、亮化、绿化、管线等进行全方位的更新改造,着力还原具有独特民国风情的繁华商业贸易街区、骑楼文化历史游览街区、传统文化展示街区、新式教育文化生活街区、传统美食文化街区。
“之前,我的子女担心老街的环境差、设备老旧,都劝我搬出去,但我舍不得离开老房子。”住在油罗街的陈巧妹说,如今环境变好了,街边的商铺又热闹起来,子女们再也没提让她搬出去住的事了,还时常回来与她相聚。
为了保证老街的道路交通顺畅,从今年5月15日起,梅江区还专门抽调6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小组,每天上午7时至晚上7时轮流对历史街区核心地段及周边的“六乱”现象进行整治,科学划设停车线,及时清理占道车辆。“截至8月30日,梅江区共出动8600多人次,走访店铺约3500间次,发放宣传单5500余份,扣押乱停乱放车辆574,清理占道僵尸车辆70多辆,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培育
为旧墙老屋植入新功能
“带着妻小常回家,与父母共度节假日,生日宴会要举办,亲自给父母做做饭……”在梅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旁边,原本老旧的几面墙上被粉饰一新,画上了关于新二十四孝的图文。一些学生路过这些墙时,被生动的墙绘所吸引,嘴里也不自觉地将新二十四孝读了一遍。
在梅江区西郊街道、江南街道和三角镇等区域,一面面各式各样的涂鸦墙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线。这些老旧社区的外墙,不仅是弘扬中华传统的“文化长廊”,也成了年轻人打卡留影的“网红墙”。
“刚开始,社区的居民还对我们刷墙画画的做法表示怀疑,但是我们第一面墙画好后,有不少居民特地找上门来,希望自家的外墙也能画上墙绘。”西郊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肯定后,镇街的“微改造”工作也全面铺开。在三角镇梅塘村,村民积极配合新农村“微改造”的建设,贡献出自家的菜地,让原本狭小的村道变得宽敞整洁;在宫前村,还开展了“诗画家园”评比活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进行“门前三包”,对存在脏乱差的情况进行曝光,把“要我保洁”变为“我要保洁”;湾下村的工作人员还利用高速公路下的空间,通过环境整治变成了一个小公园,把这个“偷倒垃圾的地方”变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对于城郊区域内有历史建筑的,梅江区在加强传承和保护的同时,还予以一定程度的活化利用。不少村镇分布着这样一些古民居,它们曾承载过雍荣富贵、盛极一时的华丽景象,但如今很多已人去楼空,破败不堪。
为此,梅江区相关部门根据古民居的实际情况,对其分门别类,进行传承保护。如打造成星级民宿和传承客家文化展示厅的均质楼,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之地的玉庭楼,成为讲红色故事、弘扬爱国精神的刘复之故居……如此一来,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活化更新,还植入了新功能,发展多元服务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